丝路研学:传承传统文化,打造博物馆教育优秀平台
云栖网: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一则题为《社会机构组织博物馆研学旅行应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的文章。文章指出部分社会机构、个人以"博物馆游学"之名,开展粗放的、只游不学、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研学旅行"活动,并建议广大师生及家长在选择研学旅行时,甄选教育、文旅、文物等部门审核批准的正规机构,保障自身权益。
丝路研学相关专家表示,完全赞同文章观点,并期盼文中所举乱象能早日得到解决,同时也希望广大家长与师生也不要因噎废食,应该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课外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与精神食粮。丝路研学作为独具特色的游学和研学机构,多年来一直重视以博物馆为平台向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旗下体验平台北京陶瓷艺术馆同样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
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公共文化需求的增长,博物馆一改过去高冷的"人设"《国家宝藏》这样的节目成为爆款,每到节假日,博物馆内也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家长带着孩子在逛。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和欧美对博物馆的热情相比,国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据数据显示,国人平均每两年进一次博物馆,而在一些欧美国家,人们平均每年进博物馆的次数则是三到五次,家长不热衷去博物馆,肯定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虽然客观存在游学乱象以及一些博物馆自身创新不足,但主观上也有一些家长对博物馆的教育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只有了解到博物馆对青少年精神成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才能让广大青少年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主力军。
首先,博物馆能够有效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分门别类地涵盖了所有具有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的陈列展品,青少年透过这些展品能够了解到课堂上见不到的新事物与新知识;其次,博物馆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很多博物馆的展品是人类各领域开拓者所做探索的历史证明,思维活跃的青少年透过这些展品一方面能够体会到先辈的创新精神并引发思考,同时这一类展品本身也是对创新最直观的系统总结。而一些博物馆丰富的创新形式,也能让青少年感受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最后,博物馆能够培养独特的文化气质。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能够使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同时提升青少年的修养以及高雅的鉴赏能力。
丝路研学开展高质量博物馆教育
也正是因为博物馆具备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功能,从而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平台之一。丝路研学以北京陶瓷艺术馆为基地,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外学生敞开大门,目前已经吸引了近十万名中小学生的参与。
那么,北京陶瓷艺术馆是如何打造高质量的博物馆教育体验的呢?
从展品来看,北京陶瓷艺术馆拥有上万件瓷器展品,从陶瓷历史博物馆、陶瓷工艺科普厅到综合展览馆,每一个展厅内,都隐着一个陶瓷故事,堪称是陶艺的殿堂。青少年通过欣赏精美的瓷器,能直观了解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以及不同时期所制造的陶瓷艺术品在造型、材质上的差异,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同时馆内专门的讲解员对每一件艺术珍品如数家珍的讲解,更让同学们对这陶瓷中记录、保存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课程上来看,北京陶瓷艺术馆针对青少年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不断推出各类陶瓷文化体验课程,体现了北京陶瓷艺术馆的创新精神。参观完展品,如果意犹未尽,想要进一步加深对陶艺的了解,那么就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拉坯、泥塑、扎染、团扇绘画等各种妙趣横生的活动,体验是研学教育的核心,这些项目会完全让青少年放手自己去做,大胆去思考,尽情去创造,在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同时,从而杜绝了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
"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教育基地"、"北京市初中生开放性教学实践课",这些是北京陶瓷艺术馆获得的荣誉,也是对丝路研学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所付出努力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