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对待电子书包进校园
云栖网:最近,浙江杭州、福建泉州等地的一些家长正在为买不买“电子书包”而纠结。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杭州多个学校推荐孩子购买“电子书包”(包括一台平板电脑+教学系统2500元、服务费每年360元),说是自愿购买,但是学校要按照购买情况来分班。
在是否使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这一问题上,学校和家长有各自的立场和观点:有中小学一线教师反映,“电子书包”的优势已经明显,“电子书包”对数据的整理和反馈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个性化,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在很多中小学老师看来,教学电子化是“教育升级”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确实有效果。
但家长们对此却抱持不同的态度。有家长认为,从机器配置上来看,这一平板电脑的价格远超同类配置的平板电脑价格,认为定价不合理。也有家长认为,要求学生购买“电子书包”的学校虽然执行自愿政策,但不同学校根据产品覆盖程度确实会划分“平板班”和“非平板班”,害怕孩子因此被区别对待。还有家长平时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担心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影响视力和身心健康发育。
虽然一些使用电子书包的校方对家长上述担忧给出了回应和解决方案,但仍无法完全解除家长们心中的顾虑。
国外一项对《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身体状况有不同程度影响》的调查显示,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的儿童中,3.14%的儿童会出现身材肥胖,容易产生疲倦感等问题;28.57%的儿童会出现视力下降,有弱视、近视问题;7.14%的儿童现实感缺乏,沉迷虚拟世界;18.86%的儿童不愿外出,社交能力薄弱;22%的儿童脾气暴躁,容易无理取闹。
截至目前,经常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具体的健康危害仍是各国教育专家和科学家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购买“电子书包”除了硬件费用,家长还要承担系统费用,后者由于每年教学内容的更新,费用也须每年缴纳。某电子书包品牌在全国合作的学校超过一万所,电子书包普及的背后,是相关电子教育企业巨大的市场利润。
学校和家长尚未就是否普及电子书包达成共识、电子产品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的科学研究揭示出电子产品不少负面作用、电子书包火爆的背后有巨大市场利润的利益关联。这些都提示我们,电子书包在现阶段还未发展到全面覆盖的程度。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学校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信息化带来的技术变革体现在教育领域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但在新旧方式转换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适应,也要权衡新技术的利弊。
具体到电子书包进校园这一事件上,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已经意识到其可能产生的对学生视力和健康的影响,学校作为推广电子书包中主动的一方,相比处于被动地位的家长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审慎对待电子书包的全面覆盖,关注已经出现的现实问题,尽可能规避新技术带来的负面作用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