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栖网

免费注册

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须多方干预

云栖网 2018-04-27 18: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云栖网: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

部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并非新鲜话题。然而,教育部此番为何要正式印发通知,用前所未有的严肃姿态应对这一现象?显然,这一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与极端重要性已达到了迫在眉睫、无法回避的程度。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约为1.96亿人;10—19岁占比为19.6%,约为1.51亿人。中小学生与网络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不仅如此,伴随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而来的,还有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糟粕。青少年动辄打赏主播数万元、学生手机被没收以跳楼相威胁、孩子私自挪用家长钱财充值装备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自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浮出水面后,社会各界并未坐视不理、视而不见。相反,学校、家长无不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希望能让堕入网络世界的孩子脱离苦海。有学校在教室内设“手机袋”统一存放学生的手机,还有学校架设手机信号屏蔽装置。不少家长则没收了手机,甚至用暴力手段对待孩子。但这些方式方法多属于“单打独斗”,收效甚微之外,也未能留下多少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究其原因,就在于各方未能相互呼应,形成合力。比方说,家长、校方虽严防死守,不少网络游戏厂商却千方百计地诱导青少年,将其培养为核心玩家。若只顾经济利益,无视社会效益的不良风气仍弥漫在网络世界,家长、老师的说教只会显得虚弱无力、空洞乏味。

教育部发布的通知不仅接地气,也有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从前,一些学校采取措施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时,时常引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种不同声音,使学校对学生手机的管理工作遮遮掩掩、事倍功半。如今,《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当地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媒体,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各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教育部将研制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手册。一条积聚各方力量,规范学生使用手机、登录网络的管理链条就此形成,它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部在印发《通知》的同时,还附上《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家长积极、快速行动起来。这封信从侧面提醒我们,面对复杂的互联网环境,简单粗暴的防范方法已不再适应形势。正如信中所言,“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这充分说明,应对网络沉迷,我们不仅需要形成合“力”,也要以“情”动人。家长们切不可因工作繁忙、醉心娱乐等原因在孩子的成长中缺位。事实证明,沉迷网络的孩子往往缺少家长的陪伴,缺乏通畅的沟通渠道。疏堵结合、张弛有度,引导孩子参加更多有意义、有趣味的户外活动,用爱和关怀来填补部分孩子空虚的心灵,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沉迷网络的难题。

当然,要使教育部的《通知》发挥更大效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也应加紧脚步。比如,网络游戏的市场监管应得到加强,对于相关厂商的运营资格应进行严格审查,开设退款功能、严格的防沉迷系统,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某些别有用心、屡屡违规的运营商,则应该受到法律严惩。唯有如此,才能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的网络世界。

(作者李勤余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