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智库:清明节,是时候跟孩子聊聊死亡了
云栖网:又是一年清明时,家家户户都要踏上扫墓的行程。
面对雷打不动的仪式,每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都满腹问号:
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爸爸妈妈会死吗?
我也会死吗?
人死了会去哪里?
可是,死亡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尤其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统的文化氛围下,“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死亡更是一个严肃且忌讳讨论的事情。
在我们的上一代人眼中,死亡似乎是一个不太吉利的概念。
他们用回避的方式对待死亡,假装死亡不存在。
有人说,小时候,他在参加了一个亲戚的葬礼后,问妈妈人死了会怎样。妈妈皱了皱眉头,对他说,你还小,问这些做什么。那时候的他常常在睡前躺在床上苦思冥想:如果明天我醒不来了会怎样,人死了会去哪,永远到底有多远……这些问题充斥着他的大脑,虽然从始至终也没得出个所以然来。
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即便是印度先哲释迦牟尼,也曾对死亡产生疑惑和思虑。
释迦牟尼是古代印度的太子,他久居深宫,衣食无忧,不知人间疾苦。一日,他乘车出游,遇到一个蓬头历齿、老态龙钟的老人,惊讶地问车夫这人怎么了。当得知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这样,他就再也没有心情游玩了,于是打道回府,冥思苦想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痛苦。大概是找到了安慰,过了几日,他出门时遇到了躺在推车上一动不动的尸体,他问“这人怎么了”,旁边的人答“他死了”。“我以后也会这样吗”“是的”。于是他又丧失了游玩的乐趣。据史书记载,释迦牟尼在遇到一个出家修道的沙门后,从沙门那里听说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便走上了出家修道之路。
死亡教育之于释迦牟尼的开端,在于北门外遇见沙门的那一刻。而我们的孩子呢?他们对死亡的认知又该从何开始?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开启关于死亡的教育?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像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萨尔瓦特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的认识生命。”
美国在死亡教育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是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理解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十分的必要。
去年热映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感动无数观众,电影讲述了小主人公米格尔意外进入亡灵国的故事,在电影中“亡灵世界”也很美好,在那里逝去的一家人可以再次团聚。电影里印象最深刻一句台词是“真正的死亡是当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他再一次将死亡这个话题拉到了我们生活中。
死亡作为生命的一部分而存在,是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每个生命体降临的那一刻起,死亡就诞生了,与生相辅相生,构成我们生命的整体形态。
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每一个对死亡避而不谈的人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面对死亡,是恐惧、焦虑,还是乐观、平静?作为缺乏死亡教育的一代人,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恐惧和焦虑本身,是极容易传染的。
因此,蹲下身来,用最平和的语气,用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这才是希望孩子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我们最需要做的。
一、和孩子讲讲小动物的离去
对许多孩子来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死亡冲击,很可能是从失去一只宠物开始的。
当孩子初次遇到宠物死去的时候会很伤心,他们可能会问狗狗去哪了?狗狗还会回来吗?此时此刻,请不要因为觉得残忍而谈死亡,给狗狗一个葬礼吧,和孩子一起说一些怀念的话,告诉孩子,花有花期、树有年轮,狗的平均寿命是10~15年,人也一样,终归会离开。
带着孩子,平静地接受一次生命的离去,平静地回忆一些曾经拥有的美好。
二、从自身经历说起
每个父母都曾是孩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找个合适的日子,窝在沙发里,找出珍藏已久的家族老照片翻阅,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已逝的爷爷奶奶等家族长辈记忆中的故事,告诉孩子死亡是自然的生命现象,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
让孩子在和自己的对话中,逐渐了解生与死。
三、陪孩子看一些相关书籍
一些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绘画或书籍能给孩子很好的启发。
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讲述了男主人公艾斯本最喜欢的爷爷突发心脏病去世后,艾斯本伤心欲绝,直到遇到了变成了幽灵的爷爷,爷孙俩一起回忆起了很多快乐的时光。据说如果一个人去世时没有完成一件事才会变成幽灵,于是艾斯本和爷爷一起想。直到爷爷想起来了,“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艾斯本和爷爷都哭了。最后,艾斯本挥手告别了爷爷。这样的书籍就是要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到死亡,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要历经的过程。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被时间俘获是所有生命体的共同宿命。死亡意味着什么,是走出时间,还是失去生命,这还是一个谜题,需要自己体会。不只是孩子,更是我们每个大人需要正视的问题。倘若我们从来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那么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直面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