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费降低30%:新红利,新理解与新起点
云栖网:3月5日,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018年移动网络流量资费下降的目标,即“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再次向全社会释放了基础设施的红利。
对于2018年流量费降低30%的目标,笔者的观点如下。
30%的降费幅度,是预期内的幅度
从2015年,国务院启动提速降费工程以来,相关政府部门每年均会提出当年的提速降费目标,其中流量费降低的目标,一般均在30%左右。并且,根据《“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相关文件,在2020年前,规模化的流量费降低,均是各年度需重点考虑的工作。因此,延续了2015、2016与2017年的态势,2018年所提出的降费30%目标,符合政策发展轨迹。
同时,从流量费下降的实践来看,国内流量均价从2015年的100元/GB下降到2017年的26元/GB,年均降幅为36%。因此2018年所提出的30%目标,符合产业实际运营轨迹。
综上所述,2018年30%的流量费下降幅度目标,与政策发展轨迹与产业实际运营轨迹,是预期内的降幅。
新红利:继续向全社会释放基础设施红利
历史经验表明,基础设施的资费每下降1元,能够带来全社会几元至十几元的价值提升。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包括移动数据网络的宽带网络逐步等同于水、电、燃气等,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为此在《“宽带中国”战略》中,明确提出了“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
相比较水、电、燃气,通信网络是新兴的基础设施,因此降低其费用能够有效激发各类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往往需要依靠新兴的基础设施),同时相关新兴产业也能够为传统产业进行有效赋能,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从2015年至今,在全面推进提速降费的背景下,依托于通信网络的互联网企业实现了爆发式的发展,视频、游戏等大流量业务爆发增长,移动支付、交通出行等民生类业务深度普及,很少有用户再采用出门断网,回家上Wifi的策略;在业务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市值快速增长,腾讯市值达到科技公司前五的位置,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有四家位于中国;传统产业也被“互联网+”进行了深度改造,例如零售行业,正在进行“新零售”的变革,餐饮行业,正在被配送服务衍生其服务半径,汽车行业,正在进行“智能网联”的发展等等。
综上所述,流量费等通信网络资费下降,不断激发新业务成长,不断促进新企业的发展,不断带动传统企业的转型,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成长注入新的动能。
新理解:社会公众应对流量费降低有新的理解
长期以来,部分社会公众对“降费”的认识,是总费用的降低,也就是说“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就意味着年初每月花100块,年底就变成70块,无论其使用量是否增长。在这样的认识下,几乎每年在媒体调研“降费”成效时,被调研者均表示,对“降费”毫无感知。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5年户均月流量消耗是388MB,到2017年增长到1755MB,按照2015年100元/GB,2017年26元/GB的单价计算,2015年月流量费是38.8元,2017年则为45.6元,的确是有所增长。
“降费”从不意味着总费用的降低,而是单价的降低,若用户的使用量增速较快,确实会出现总费用增长的情况。但这也相当正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水、电、燃气的消耗量均在增长,网络流量又怎能出现下降。并且,每个用户总费用下降,看似愉快,实际却损害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也就是说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将无力改善服务,最终用户获得了低价、低档次的服务。以印度为例,新运营商RelianceJio借助于有限期免费4G服务策略,在170天内收获了1亿用户,但甚至连电话接通率都无法保证。
综上所述,社会公众应对“降费”有更清晰的理解,即“降费”是单价降低,不是总价降低;电信运营商合理的利润需要得到保障,以获得长期的优质服务。
新起点:电信运营商需要扩大降本增收力度
降低流量费,是向社会释放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红利,但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却面临着发展的不确定性。概括而言,流量降价能够带动使用量的增长,但每年单价均要下降30%以上,户均流量能否有效保持同步的大幅增长?毕竟,用户使用的总流量最终受到用户时间的限制——即便所有空闲时间都在使用手机看视频,所能够消耗的流量仍然是有限的。在过去的三年中,国内电信运营商们的收入与利润的增幅均出现下降,能够较好说明运营商们所遭遇的困境。
基于此,电信运营商们降本增收,比任何时代有更为紧迫。所谓降本,是指在网络建设、营销、内部管理、研发等任何一个环节更加精细化,降低一切不必要的成本;而所谓增收,一是努力扩张用户使用流量的数量,使得其能够始终与资费下降保持同步,二是努力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这不仅仅是创新型的业务收入,同时也借助投资等方法,获得财务方面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