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于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云栖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同时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注入了生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当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教学资源与教学要素的再生工具。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一味地突出计算机的功能,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信息技术沦为课堂教学的点缀。这说明,他们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过程中走进了误区。
误区一:认识上的狭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义”一节中提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呈现方式,而忽视了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内容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获取知识,不再仅仅依靠课堂。鉴于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获取信息,并加以筛选与综合。但是,信息技术的这一功能被某些教师忽略了。《纲要》中谈到了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有些教师认为,师生互动只是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笔者认为,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的一切交流。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最好的交流方式,使师生交流不再受时间、地域、身份的限制。
误区二:教师的主导性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体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在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认知的工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借助工具,也需要借助教师的恰当讲解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突出其主体性。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有些教师的课件做得很好,可是他们成了课件的操作者、鼠标的点击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都由计算机来完成,而教师躲到了幕后。课堂教学相当于让学生看了一场电影,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培养其能力。这就说明,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了。
误区三:“穿新鞋走老路”,教学方式没有改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是转变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但是,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主次颠倒、喧宾夺主。在制作课件时,他们不是把抽象的变成形象的,把呆板的变成生动的,而是过多采用三维图像、艺术文字、动画、VCD等,一味地追求课件的“外在美”,而忽视其“内在美”,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都呈现出来。这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如同播放动画片,课程目标没有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没有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地位,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讨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的工具,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整合中避免走入误区,更好地服务于教学。